2025年7月18日,东方雨虹举行成立30周年庆典。来自海内外数万合作伙伴、事业合伙人、专家领导、员工及家属以线上线下形式齐聚一堂,共同回溯东方雨虹三十载栉风沐雨的奋斗征程,共话未来发展的宏伟蓝图。
当下,东方雨虹已在防水、涂料、砂粉、节能保温、管业等领域形成完整布局并保持强劲增长,展现出行业领先的综合实力。在此基础之上,东方雨虹正以扎实的全球布局与进击的发展姿态,趋近“成为全球建筑建材行业最有价值企业”的信念和目标。
李卫国在主旨发言中这样展望东方雨虹不同业务的发展前景:“防水、管业、涂料、砂粉等核心品类将确立全球领先地位;雨虹服务、建筑修缮等核心服务板块将在全球范围达到品牌影响力与系统服务能力综合实力第一。”
纵观东方雨虹30年历程,最开始是从工程领域起家。直至今天,工建集团依然是它最大的业务板块。
“东方雨虹曾被誉为‘重大工程专业户’,我们在重大工程这块有非常好的经验和基础。”工建集团总裁孙福琴回忆道,东方雨虹过去承接过北京奥运工程,以一己之力便承接了85%场馆的防水工程,可以说是30年发展道路上最有代表性的工程;此外在高铁、地铁、港珠澳大桥等重大基础设施项目中也都有东方雨虹的身影。
当然,对于工建集团来说,“合伙人事业命运共同体”是另一个重要创举。孙福琴表示,2017年董事长李卫国就提出“平台+创客”这个理念,旨在将东方雨虹打造成一个平台,而所有有资源的或者愿意从事这个行业的合伙人能够加入这个平台。
“东方雨虹坚持合伙人优先,同时在合伙人对内经营的赋能以及对外市场的经营都有一整套的服务体系。”孙福琴指出,东方雨虹整个价值链倡导跟合伙人共生共享,坚持长期主义,不仅仅把合伙人视为我经销商,更视其为共同经营产品业务,为终端客户持续提供价值,为社会创造安全环境的事业命运共同体。
“我们能够与合伙人实现1+1>2的效果,共同探索如何更好地在这个市场上整合资源,实现合力共赢。”孙福琴表示,东方雨虹坚持提供第一名的产品和服务,是整个行业第一家提出标准化施工的企业,也是唯一一个拥有人社部认证的职业技能、工匠培训学院的企业;从工艺的标准化、设备的现代化以及工匠人才的培养等方面,都为赋能合伙人、提升服务质量奠定了基础。
现如今,“合伙人事业命运共同体”模式已经被推广到砂粉、涂料、管业等其它业务领域,并通过与防水主业进行融合联动而助力更多的合伙人取得成功。“在这个层面来讲,东方雨虹和合伙人已经建立起更兼容、更长期的共生共荣的关系。”
“30年来无论是东方雨虹,还是民建板块,我认为一直都是‘进’的状态。”民建集团总裁牛德彬开门见山,将30年的发展历程浓缩到一个字当中。
他解释道:从1995年长沙雨虹成立到1998年北上进京改名东方雨虹,再到2008年上市,立足北京、辐射全国、谋求海外,每一次业务范围的延展,是“进”;早在零几年,东方雨虹看到零售领域、民用市场的机会,成立分销部,用20年打磨产品质量、服务质量、交付质量,是“进”;从最开始的防水材料,发展到现在七大品类、系统化解决方案、雨虹服务体系,也是“进”。
回到民建集团身上,20年的发展,尤其是最近几年的发展,更是“进”的生动诠释。在这个过程中,民建集团从内而外的进行革命性创新——放弃大客经营模式,转为了更高效、更便捷的“厂-商-消”三位一体的营销通路;优化和精简渠道结构,开发小b端群体会员、与全国百强家装公司深度合作、拥抱线上电商渠道、培养孵化合作伙伴本地直播/团购等,带动整体品牌认知与业务发展;推出覆盖防水维修、墙面刷新、管道交付、防水交付、铺贴交付、美缝交付的专业服务品牌“雨虹”,等等。
这些具有颠覆性的市场动作,为民建集团带来肉眼可见的效应——其销售收入快速增长,在2024年逼近百亿元大关,与工建集团形成并驾齐驱之势,组成驱动东方雨虹向前发展的主引擎。
“目前我们在全国有4000余家经销商,30余万分销网点,从超特城市到五六线城市都能看到‘雨虹防水’的影子,这也是我们保证及时供应的底气和实力保障。”牛德彬说道:“未来,民建集团将以雨虹服务业务为核心,连带各品类产品,以系统解决、定制方案的模式,为消费者提供消费建材一站式全链条服务。我们希望未来消费者有需求,就可以找‘雨虹’,而且只需要找‘雨虹’。”
民建集团高歌猛进之时曾被认为是东方雨虹在工建集团之外开辟的第二增长曲线,然而由于两者的主营业务都是防水,理应属于同一条增长曲线内的不同分支;现在,第二增长曲线落在涂料砂粉科技集团身上。
涂料砂粉科技集团包括两条业务分支。早在2010年东方雨虹成立华砂,便开始布局这条赛道;2017年通过收购建立德爱威建筑涂料业务版块,最终将两者进行整合。
“成立涂料砂粉科技集团之后,我们采取的模式就是一体化经营,我们叫‘销技供产服’(销售、技术、供应、生产、服务)直接打通端到端,实现成本节约、技术服务优化和快速交付反应,这是其他竞品难以模仿的。”涂料砂粉科技集团总裁吴良凯说道。
当然,东方雨虹庞大的供应链体系和上游矿山的保障也为同行望尘莫及的。吴良凯表示,东方雨虹拥有近70个自建工厂,而最近江西吉安矿山获得采矿许可,“这样成本、服务各方面质量的优势就慢慢体现出来。”
2024年,单是砂粉业务便实现营收41.5亿元,占东方雨虹营收比重为14.8%,仅用时短短3年,成功开拓第二增长曲线。吴良凯这样阐述砂粉作为第二增长曲线的理由:从行业来看,砂粉这个行业市场容量非常大,足以支撑未来的快速增长;从内部来说,打造出一个能支撑第二发展曲线持续发展的团队;第三,搭载原来防水业务在民建、工建领域建立的渠道,能够帮助砂粉业务快速增长。
同样,东方雨虹的基础优势也可以嫁接到德爱威涂料身上。“德爱威”品牌来自德国,有130年的历史沉淀,其品质包括环保这个在国际上是非常领先的。
“目前德爱威的很多产品技术进口,更高端的产品是德国原装进口,在整个市场的差异化,特别是在涂料同质化的情况下,我觉得核心竞争力差异化是显现出来,显现出来我们高品质、高环保,这是产品的核心。”吴良凯说。
在房地产仍处于下行通道的背景下,吴良凯认为涂料业务需要等待和抓住机会,未来在存量市场上做更多的工作,包括“美丽乡村”建设、老旧小区改造、家装和精装房等。
对于进入而立之年的东方雨虹来说,“出海”是当前的一项重要任务。就在30周年庆典举办前,其刚刚宣布了一笔海外并购——在智利收购了拥有31家分店的针对专业建筑辅材业态的Construmart建材超市。
为什么选择这个企业作为并购的标的?东方雨虹海外发展集团总裁王文萍这样回答道:中国的建材在各方面都具有绝对的竞争优势,希望有能力把供应链的产品叠加进去;东方雨虹多数功能性建材在当地可以叠加于渠道商,成为主要的增长点;东方雨虹进军一些发展中国家和地区,会优先以符合当地需求的基础性的产品进入。
“东方雨虹这次出海不能搞一刀切的做法,我们根据不同的地区、不同的国家、不同的经济发展阶段,不同的建筑要求采取相适应的方法。”王文萍说。
东方雨虹的“全球化”分为两步走,首先是标准的全球化。王文萍指出,从一开始董事长就要求必须对标全球最高的标准,早在2001年北京获得了奥运会承办权时就决定进口美国的生产线%的奥运场馆的能力。“虽然说是奥运场馆在北京承办,但是所有场馆设计建设都是全球招标的,我们是在家门口就经历了全球化的竞争。”
此后东方雨虹的产品陆续获得了欧盟CE认证、德国EC1认证、法国A+认证和美国能源之星认证等等,所有获认证产品必须是按照当地国家的标准或者欧盟的标准进行设定,产品质量必须能够达到检测机构检测的要求。此外,管理体系也必须符合欧盟的要求,从原材料采购、生产和管理等全环节都要接受严苛的检验,以确保整个过程东方雨虹的产品已经是全球高标准。
在完成标准的全球化之后,东方雨虹开始推进产品生产和销售的本地化落地。王文萍表示,在这个过程当中,东方雨虹也会根据本地特殊的情况进行“适配”。“比如说针对东南亚高风高湿、沙特特别干燥的气候差异,我们会在当地设立研发团队,首先做的就是产品本地化的工作,以满足当地客户的需求。”
收购智利头部建材超市Construmart,标志着东方雨虹贸易、投资和并购三驾马车同步启动的出海战略
在这种情况下,东方雨虹陆续在11个国家(包括美国、马来西球盟会官方入口亚、墨西哥、巴西、沙特、加拿大等)推进生产基地的建设。王文萍指出,东方雨虹主要的产品是功能性建材,多数的产品不具有贸易属性,需要本地化生产;有贸易属性比如高分子材料(像TPO、HDPE、聚氨酯)在全球都具有很好的竞争力。
“我们提出贸易、投资和并购三驾马车同步启动的出海战略,但是我们同时遵循几个董事会给我们确定的几个原则,比如说民建优先、消费建材优先。”对于未来的出海大计,王文萍表现得胸有成竹。
无论是在国内还是海外市场,东方雨虹高品质产品的持续输出,都离不开制造这个根基。
在接受媒体采访时,东方雨虹制造集团总裁吴士慧发布了一个好消息:“昨天(指7月17日)乌鲁木齐生产线家生产物流基地供应产品,确保快速交付,供应链布点更加完整和完善。”
而且,吴士慧补充指出,这近70家工厂都配备了先进的智能化生产设备。他介绍道:东方雨虹在成立之初就上马了国内防水行业第一条自动化生产线年又引进了全球最先进的生产线,从此走上了引进、消化、吸收高品质的生产装备这种道路。
“现在东方雨虹已经自己培养了虹睿智能装备,无论是施工设备还是生产设备在原来基础上都进行了创新和提升。”吴士慧说道:“另外也打通了供应链和营销端,全链路化的数字化运营,确保生产效率的提升以及数字化赋能服务东方雨虹。”
东方雨虹近期还创建了AI实验室。吴士慧表示,“我们原来传统的实验室都是有一个很大的实验室有很多人,我们现在正在申请立项一个黑灯实验室,所有原材料的取样到实验的过程都是无人化的,效能提高百倍或者千倍。”
他举例介绍道:现在很多防水产品是沥青基的,里面包含的很多原材料不相溶或者很难溶,东方雨虹开发了类似于靶向的助剂使分子之间相性进入大大提升;此外还跟高校合作研发出生产线的AI全链路缺陷检测,比如正在苏州做实验的沥青卷料,这种产品生产线速度很高,人肉眼检测很难检测,东方雨虹就通过高速摄像头用AI检测缺陷。
从生产设备自动化到智能化,再到如今接入AI检测,东方雨虹30年来得以持续兑现“有缺陷的产品不出厂”的承诺;同时通过生产物流基地的密集布局,不断加速交付的速度。
此外,东方雨虹建立数百人的研发团队,任何一种产品都有一系列配方,针对不同的用户累积了一系列的配方体系,奠定了质量稳定的基础。截至2024年底,东方雨虹拥有专利1916件,值得一提的是,东方雨虹在2024年5月面向社会免费开放94项专利许可,在中国防水行业乃至建材行业内开了“开源”先例。
对于行业龙头企业来说,积极响应国家倡导的碳达峰碳中和战略目标也是“必修课”。2024年,东方雨虹制定了“双碳”战略发展规划,要求比国家战略规划提前一年(即到2029年)实现碳达峰,包括对沥青卷材每平方米的碳排放跟2023年相比减少10%,以及在未来两年内建设三到五家无废的工厂。
当然,践行双碳目标承诺只是东方雨虹可持续发展目标的一个部分。在东方雨虹已连续17年发布的ESG(环境·社会·治理)报告中,我们可以更直观和立体地读懂作为建材行业中的“治理先行者”的累累成果。
“可持续发展是全球日益开始重视这个话题。关于ESG,关于可持续发展,目前已经成为众多企业尤其是上市公司不可或缺的课题。”东方雨虹董事会秘书张蓓介绍道,东方雨虹将可持续发展和ESG的理念深深地植根于核心战略里面:“对环境负责、对社会尽责、为行业赋能。”
首先在环境方面,东方雨虹一直不遗余力地开发一系列绿色、低碳、环保的建材产品,包括针对公共建筑屋面、工业屋面的光伏屋面系统,以及近似零能耗的建筑节能系统等等;东方雨虹很多工厂、产品也陆续获得了绿色工厂、绿色建材产品的认证,累计获得了上千种关于各类环保检测的认证证书,东方雨虹也成为防水行业首个拿到了产品碳足迹认证证书的企业。
其次在社会责任方面,东方雨虹持续推进人才培养、技术交流、赋能行业等工作。去年开放近百项专利成果就是一个具有代表性的表现。另外还建有被誉为中国防水行业的“黄埔军校”的“雨虹学院”,每年向行业输送大量高技术的建筑方面的人才。
第三在可持续发展治理方面,东方雨虹在董事会层面也成立了战略与可持续发展执行委员会,我们已经把部分ESG指标纳入了这些高管KPI的考核,去年也制定了东方雨虹的可持续发展的工作规则,形成了一系列重要可持续发展的议题和目标。
“可持续发展的工作宗旨是什么?我们知道东方雨虹一直在讲,为人类为社会创造持久安全的环境,我们在整个可持续发展的工作规划里面也确立了守护美好人居环境作为我们的工作宗旨。”张蓓说。
“东方雨虹的底色里,深深烙印着付出不亚于任何人的努力的奋斗精神。我们深知,成就‘世界的东方雨虹’非一日之功,需要接续奋斗,甚至需要几代人日复一日、一步一个脚印地踏实前行。”在主旨发言中,李卫国简短而有力地总结了东方雨虹的过去,展望了未来。
而在张蓓看来,长期主义真正定义了东方雨虹未来的价值。她分享了这样一段话——“世界上最快的捷径是不走捷径,世界上最高的投资回报是脚踏实地,长久成功者必定是长期主义者”——试图说明东方雨虹在过去30年坚持的不易和值得,并更坚定了向未来进击的底气和勇气。
李卫国(前排右二)及新一届管理团队将引领东方雨虹这艘“航母”驶向深海远洋
当然,这需要“总舵手”李卫国的继续引领,以及管理团队的坚定践行发展战略,推动市场策略的落地、生根、发芽,直至蓬勃生长成参天大树。
因此,30周年之于东方雨虹只是面向长期主义的一个新起点。正如李卫国的发言中所说:“让我们决绝归零,以自身的确定性应对一切不确定性,向着创建世界一流建筑建材系统服务商的远大目标,前进!”
本文由:球盟会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