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住建部及多地政府密集出台房地产支持政策,叠加全国两会临近的市场预期,建材板块迎来阶段性配置窗口。政策端持续释放宽松信号,城中村改造扩容、公积金购房门槛降低等措施进一步刺激需求修复;与此同时,水泥、玻璃等建材价格企稳,板块估值处于历史低位,市场对供需格局改善的预期升温。
住建部近期明确将城中村改造政策支持范围从原35个重点城市扩展至所有地级市,并要求征收补偿安置到位。此举不仅为存量住房市场注入增量需求,还将直接拉动建材采购量。例如,厦门房票新政实施仅4个月已撬动购房金额超100亿元,地方性政策对建材需求的边际提振效应显著。
天津、大连等地将二套房首付比例降至20%,佛山实施“商转公”降低贷款成本,眉山优化公积金“即取即付”流程,这些政策通过降低购房门槛和资金压力,逐步修复居民购房意愿。短期来看,3月两会及4月政治局会议预计释放更多稳增长信号,地产政策宽松窗口期临近,建材产业链的预期风险偏好有望抬升。
欧美国家进入降息周期,为我国货币与财政政策腾挪提供外部条件。2024年9月政治局会议定调“促进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后,契税球盟会官方入口下调、存量房贷利率调整等措施陆续落地,后续城改货币化、收储等增量政策蓄势待发,政策工具箱的持续扩容为行业长期修复奠定基础。
截至2025年2月28日,全国散装水泥均价环比增长0.9%,同比涨幅达11.9%,价格韧性凸显;玻璃价格虽短期承压(环比下降1.5%),但同比降幅较上月收窄,库存去化速度加快。从细分板块表现看,耐火材料(+4.99%)、玻纤(+4.50%)等子行业领涨,反映市场对基建及工业建材需求的乐观预期。
万科等头部房企风险逐步化解,建材企业应收账款压力减轻,叠加头部企业降低对大B渠道的依赖,板块信用风险边际改善。当前建材板块估值分位低于2022年底水平,与基本面触底形成反差,修复空间显著。
水泥、玻璃等周期品价格企稳,龙头企业产能利用率回升,行业供给端自律增强;而存量改造、绿色建筑等结构性机会推动细分领域增长。例如,存量房球盟会官方入口翻新需求释放将利好防水、涂料等后周期建材,政策对装配式建筑的扶持则加速新型建材渗透。
政策端“稳预期”与市场端“稳价格”的双重驱动下,建材行业进入修复通道。短期需关注两会政策力度及地产销售数据验证,中长期可把握行业格局优化与新技术应用带来的结构性机会。在估值低位与需求改善的共振下,板块配置价值凸显。
本文由:球盟会提供